經典歐文字體,怎麼用才對? (上)

circle_0503_fonts-01

從識別系統、包裝、指標、各式各樣宣傳製作物,到學生論文與客戶的提案書等,我們的生活中充滿各種字體使用的場合,但放眼看去,幾款歐文字體的曝光率居高不下,已從經典變成菜市場字。但既然歐文字體選擇多如繁星,我們為什麼要執著某些的字體呢?

還記得九〇末至兩千年初,Meta 字體在歐美大行其道,四處可見,當時學校教文字編排老師特別提醒大家暫時不要再用 Meta 了。並不是 Meta 的字體設計有什麼問題,而是它瘋狂的流行,變成了視覺上的浮濫,好像大家都穿了制服一樣,缺乏獨特性。無論是因為系統內建的免費字型,或者是因為大家都這麼用,設計師若不經思考地使用了某些字體,反而是自我受限。

下列我們要介紹幾種常見的字體及其相關的設計,有些是出自大師名家之手,有的則是特別代表某些美學潮流,但概括來說,這些字體都有其時代感。究竟這些設計為何經典?應該怎麼正確使用?如果設計師想要跳脫這些慣用的字體,又要如何選擇呢?

Optima 官方使用率最高

 「Optima一腳踩在德國的功能主義之上,另一隻腳則立於文藝復興╱羅馬時期。」Hermann Zapf 如是說,同時具備了理性功能與感性人文,或許這就是它如此受歡迎的原因。

Optima是由字體界大師 Hermann Zapf 於1958年所設計的無襯線字體,適合作為標題或是引言等裝飾性較強的使用上。整體設計有著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風格,新古典主義的正軸心,也有希臘銘文的鑿刻痕跡。雖然沒有襯線,卻具有如襯線字體的粗細筆差,字腔大、造型偏方,筆畫帶有曲線,尾端往外延伸成喇叭口,是一款非常具有特色的設計。

circle_optima

無所不在的Optima

Optima可謂是優雅風韻的代表,被大量使用於標題字或是品牌標準字的設計上,幾乎是走到哪兒都看的到,貨架上的各類產品、店頭、海報、品牌識別等等,只要是跟柔和、優雅基調有關的,都會考慮到這個字體。

無論你抬頭、低頭、轉頭,都會發現Optima的存在,例如,2013年Yahoo!的識別更新設計、台北捷運系統英文站名、化妝保養品雅詩蘭黛(Estée Lauder)、高端服飾品牌聖羅蘭(Saint Laurent)、飾品潘朵拉(Pandora)、奇美家電等,但因為它的無所不在,造成了嚴重的視覺疲乏,彷彿所有的內容都制式化了,很難跨出被標註了的古典人文主義的特殊類型。即使出現了貼切的使用,也很難突顯其特色,只是在看到的瞬間讓人忍不住想吶喊:怎麼又是Optima!

circle_optima_2

circle

Optima 使用雖過度氾濫,但如果你仍想選擇這款字體,至少請正確的使用它:首先,選擇合適的粗細;其次,不要任意變形或過度調整字距,以免破壞字型的結構及閱讀的動線;最後,屬於書寫風格的字體設計(如Optima)不適合加大字距使用,因為字元的延續性,以及粗直、斜筆間的密度所構成的節奏是很重要的,尤其是當使用較細的字重時,過鬆的空間會破壞閱讀與視覺美感。

circle_optima_wrong3-01

捷運站之英文字體使用,上圖:正確英文字體字距;下圖:字體字距不一,並且被壓縮變窄。

以台北捷運的英文名稱為例,就是任意對待字間與行間、壓縮變形,反而流於不倫不類。其實,選擇 Optima 作為公共空間的導引系統已經是一個很大問號了,字體的功能與屬性也不甚相符,是不是頗糟蹋大師的作品?

circle_optima_wrong4

行距過於緊密,字母之間距離過近。

Optima要這樣用

美國洛杉磯Getty美術館的識別設計是由紐約派大師Saul Bass操刀,他以Optima作為品牌字體,並應用於交通指標與導引系統,將字體大小、排序做變化,讓美術館的識別多了活潑生動的氛圍。較纖細的Regular字重(筆畫粗細)非常適合藝術產業,全大寫搭配不規則的字級與空間配置,莊重中不失活潑,是很好的Optima使用範例。

 getty_logo_og

getty_1

圖片來源:http://landscapevoice.com/the-getty-center-the-central-garden/ https://www.behance.net/gallery/3089235/The-Getty-Center

類似字體也不錯用

如果你欣賞 Optima 的筆觸及優雅姿態,但又希望跳出這個選項,市面上有幾款具有相似特徵的字體可供參考(下圖):Ladautio(Friedrich Poppl,1982),Friz Quadrata(Ernst Friz & Victor Caruso,1965),這兩者是較古典風格的設計。

另外兩款較近代的字體:URW Imperial(Albert-JanPool,1994)、Rotis Semi-sans(Otl Aicher,1982),雖沒有曲線的筆畫腰身,但優雅的姿態頗為相近,而且精省空間。

circle_optima alternative

Helvetica  設計師的最愛

Univers 字體的設計師 Frutiger 曾說:「Helvetica就像是牛仔褲,而Univers則是西裝外套。所以 Helvetica 永遠不會褪流行。」好貼切的形容啊!

circle_helvetica_Univers

Helvetica是由Max Miedinger Eduard Hoffmann於1957 年設計的字體,Helvetica 的普及率在歐文無襯線字體類型中應該是數一數二的,甚至還有以此為題的紀錄片,討論設計師對它的愛恨情仇,堪稱經典或浮濫爭議的箇中代表。如果善用與留白空間的呼應關係,Helvetica 可以是視覺張力很強的表現,但是如果只是保守安全的配置,就顯得平凡無奇,缺乏個性。

自從包浩斯鼓吹功能主義開始,無襯線字體如 Futura 跟 Akzidenze Grotesque 在 4、50年代大受歡迎,Helvetica 則是順應趨勢、回應了當時市場需求之下的產物,從50年代末期上市開始,就受到廣告設計的愛用,先跨越地理一路從瑞士紅到全世界,再穿越空間至數位、印刷、空間、產品等 2D–3D的運用,配合數位技術的加持與傳播,至今未有歇息的跡象。

3m-logo     aa3

microsoft

Helvetica要這樣用

就設計上來看Helvetica機械性與規格化的風格,如庶民般沒有誇張的筆畫特徵,反而讓它經得起不同時空的考驗。與Optima相較,Helvetica可以悠遊於標題與內文使用,並且生存於各種尺寸大小及媒材應用,因此滲透力更為強大,尤其是封閉的留白空間所構成的緊密關係,很適合用在具有警示效果的用途上,許多公共指標系統包括台北捷運在內,都是這個字體的支持者。不過,相對上錯誤使用的比例也是很高的,隨興的寬窄變形、壓縮字間、放大字距、過緊的行距等等的虐用情形層出不窮,某個程度上也貶低了這個字體的存在。

circle_helvetica_wrong1-1

左方為一般招牌字體編排,字體被任意壓縮,字體結構被破壞;右方為正確使用字體家族中的窄版字,亦或是減少文字數量,讓畫面排版更加清晰。

circle_helvetica_wrong3-3

左方編排字間距過小、行距過近,無論是橫向或是上下行都缺乏呼吸空間;右方為正確行距編排,改變文字折行,並且使用齊左排列讓畫面更加清晰好閱讀。

circle_helvetica_wrong4-4

左方文字字間過度擁擠、並且壓縮變型,文字之間已經黏在一起;右方則使用正確窄版字(condensed)排列,或是不同方向的排列也是可行的。

類似字體也不錯用

可以與Helvetica相提並論的字體不少,第一個不能忽略的當然是Akzidenze Grotesk(AG),也是Helvetica的靈感來源,但AG的大小寫反差較小,字型較為圓潤,線條較為簡潔,數字設計也較優雅,雖然同樣是幾何理性的字體,但仍具有較人文的粗細筆差,許多忠於原味的設計師會較推薦這個版本,如美國的設計學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近期的識別的改版,就選用了AG而不是Helvetica來取代原用的Futura。

與Helvetica設計上相近的還有Adrian Frutiger在1957年完成的Univers,但這是國際主義理想的實現而不是單純為市場導向而生的;Neue Haas Unica則是綜合了Univers、AG與Helvetica三款設計的產物。

circle_helvetica_alternatives

 

──全文未完,敬請期待〈經典歐文字體,怎麼用才對?(下)〉

──更多關於〈歐文字體千百種,為何老用這幾種?〉資訊,歡迎參閱:《circle》雜誌第11期

 

分享這篇好文:
circlezine

About circlezine

Circle 微誌以系統的方式,逐步介紹平面設計領域裡的分門別類,同時也延伸實驗不同的創意角度與觀點,從文字造型∕編排、品牌設計、資訊圖表、歷史沿革∕人物、數位∕動態、空間環境、影像紀錄⋯⋯等等,每期深入分析不同類別的內涵與實務應用,除了多元的視覺風格以外,內容也是可供收藏的參考工具,歡迎你加入這個圈圈,與我們分享、交流。

Post Your Though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