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典歐文字體,怎麼用才對? (下)

20170503fonts-04

前篇《經典歐文字體,怎麼用才對(上)》,我們介紹了兩款精典歐文字體,一款是優雅代表、官方使用率最高的 Optima,以及設計師的最愛 Helvetica,本篇將再介紹兩款經典字體,帶大家了解其設計特色及如何正確使用。

Futura 跨領域的安全牌

字體設計者 Paul Renner 說:「真正的現代,是如實地表達客觀的時代精神。真正的現代,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完美,只是,這也僅僅是我們現在的看法,並不適用於所有時期,因為每一代人對於什麼才經得起考驗,都有不同的定義。」而 Futura 就是由 Paul Renner 於 1927 年所設計的字體。

Futura 的幾何構造、沒有人文軸心的特色強烈,可以說是理性邏輯與感性風格兼備,是許多設計師的入門款,意思是說,如果你正在尋找有設計感、表情特殊的字體,但又對字體認識不那麼多,那其中一個安全的選項就是 Futura,因為這個字體夠經典,容易駕馭。與 Helvetica 不同的是,設計師並不是沒有想法,但可能是受限於對其他字體的了解,因此才選擇它了。

circle_futura-01

富節奏感的 Futura

另外,參考 Futura 的幾何造型而衍生的設計也不少,許多國際知名的品牌識別就是以Futura為基礎發展字體,像是 Chanel、LouisVuitton、Nike、Adidas 都是 Futura 愛用者,所以當然曝光度與辨識度也非常高。確實,Futura 有它非常好用的地方,獨特的幾何構造設計作為標題時裝飾性強,而大小寫字高的比例雖然反差大,卻是非常協調舒適的,保有足夠的起伏,做為內文字使用也有很好的節奏感與閱讀性,因此,如果內容屬性合適的情況下(不是所有內容),Futura不失為一個理想的選擇。

circle_futura-02

類似字體也不錯用

如果你也看膩了這將近九十歲的字體,有什麼其他選項呢?與Futura原理接近的設計其實也不少,如 Kabel(Rudolf Koch,1927-1930)有極高的大小寫反差,也有著高挑優雅的身段,而字體表現主義的代表設計師Herb Lublin在1970年發表的Avant Garde Gothic(& Tom Carnase)有非常特殊的連字字元,表情豐富誇張,以上這兩者都很適合作為標題字使用;而 Adrian Frutiger 的Avenir(1988)也是幾何表現的經典之一,並且適用於標題與內文字。

circle_futura_alternatives

Garamond 藝文圈的主角

即使都貼了「Garamond」的標籤,這裡指的並不是某個特定的字體,而是一種襯線字體類型的總稱,原始的設計來自於十六世紀法國鑄造師 Claude Garamond,但大部分的 Garamond 字體其實是後來由 Jean Jannon 刻畫的。不同公司出品的版本都有不同的詮釋,有些是大小寫反差不同,有些則是筆畫以及結構細節的差異,也有些是用了這個名字但血緣不同,例如下圖中的 ITC Garamond 其實是從 Caslon 衍生的:

circle_garamond-2

Stempel & Adobe Garamond 特別常見於表演藝術類的視覺上,尤其是當要強調日期時。整體來說,這類型字體不如前面所述的三個使用率普遍,也比較不容易犯錯,的確也是非常適合用於內文字,尤其是數字確實很適合放大作為裝飾,不過,各式各樣不同時代或類型的內容,音樂的、戲劇的、現代的、古典的,都是千篇一律用同樣的字體來詮釋,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,但是仔細想想,除了經濟與省時的考量以外,似乎是缺乏設計上的正當性,字體的選用不一定有考量到與內容之間的關聯性,或者是同時出現的不同字體的協調性。

a079e1f6bac6e94360949cff0a8ec7a7

金馬影展海報,圖片出處:http://tofu.pixnet.net/blog/post/24215716-金馬影展主視覺出爐!『攝影機人』搶鋒頭

d8c22bffa3ff37cb9a3b2db6e03abd16

誠品也是 Garamond 的愛用者,文宣上經常可以看得到。圖片出處:https://www.pinterest.com/pin/511299363930440644/

circle_garamond-3

類似字體也不錯用

不過,一般人也不太能分辨不同襯線字體之間的差異,或許是不知道如何選擇,也可能是選擇不多的原因,跳脫不了 Garamond 或是其他古典主義的範圍。其實受到 Garamond 影響或啟發的字體不少,例如 Jan Tshichold 在1966年設計的 Sabon、Dante(Giovanii Mardersteig,1952)與 Bembo(Monotype,1969)。在數位時期之後出現的襯線字體設計也很多,例如 Robert Slimbach 的 Minion(1989);Petr van Blokland 的 Proforma(1994),或是 Martin Majoor 的Scala(1990s);另外,同時具備人文主義的風格與優雅的數字表現字體則有:法國血統的 Fournier(Pierre-Simon Fournier,1924)或 Le Monde Livre(Jean François Porchez,1997-2008),建議設計師不妨根據內容的屬性,試著做出跳脫傳統的選擇。

circle_garamond alternatives

大膽前衛的字體易被冷落

上面列出我們週遭常見使用的少數幾個例子,但並不是僅止於此,隨便走走看看就會看到許多如 Bodoni、Palatino、DIN、Meta、Ms.Eveas 這些頗具特定時代感或潮流的字體出現,但即使大膽前衛如 Emigre、Neville Brody、David Carson 在九〇末至兩千年初所嘗試的許多突破性字體或版面編排設計,在紅極一時之後也冷靜下來很久了,雖然它們的歷史地位無可動搖,實驗精神很值得欣賞學習,但因為時代感過於明顯,當代的設計師反而很少使用。

EmigreBook70B

Emigre 雜誌第 70 期跨頁設計,圖片出處:http://www.emigre.com/EB.php?id=125

NevilleBrody--FFBlur-1992-Poster-by-DarioDezfuliRello-2013

Neville Brody 於1992 年所設計的字體 FF Blur,海報由 Dario Dezfuli Rello 操刀,圖片出處:http://luc.devroye.org/fonts-27225.html

DavidCarsonWork

David Carson 所設計的 RAY GUN 雜誌封面,圖片出處:http://d5media.co.uk/graphic-design/most-influential-designers-david-carson/

如果有機會欣賞歐美國家的平面設計時,不妨也留意較少見、獨特的字體設計,找出字體的名稱及設計師,了解它的來由,慢慢累積作為使用上的參考,你會發現歐文字體的應用可能性非常寬闊,視覺發展的空間也是很大的。

最後再次提醒大家,經典或菜市場字體本身並不是錯誤,而是怎麼使用的問題。經典與浮濫只在一線之間,如果是不知所以然的使用了,一味東施效顰,那就很難讓人欣賞。當然如果你使用正確,或是在創新的環境條件下使用這些字體,那就是經典重現。字體也或許像流行一樣,是反映時代的一種選擇,每十年我們會看到迷你裙、喇叭褲回流的復古風,但是不是等大家都漸漸淡忘了之後,再重新詮釋再出發會比較好?

延伸閱讀:

──〈經典歐文字體,怎麼用才對?(上)〉

──更多關於〈歐文字體千百種,為何老用這幾種?〉資訊,歡迎參閱:《circle》雜誌第11期

分享這篇好文:
circlezine

About circlezine

Circle 微誌以系統的方式,逐步介紹平面設計領域裡的分門別類,同時也延伸實驗不同的創意角度與觀點,從文字造型∕編排、品牌設計、資訊圖表、歷史沿革∕人物、數位∕動態、空間環境、影像紀錄⋯⋯等等,每期深入分析不同類別的內涵與實務應用,除了多元的視覺風格以外,內容也是可供收藏的參考工具,歡迎你加入這個圈圈,與我們分享、交流。

Post Your Though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