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代建築潮流(上):小史

circle_contemp architecture_cover

只要現在都還活著的,都算是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。

《世界現代設計史》、《世界平面設計史》作者王受之教授,是許多設計人的啓蒙導師。二十餘年來,他擔任中國、香港、美國各校的設計史與設計理論的教學工作,2015 年年初,王受之教授受邀訪台,在 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臺灣校友會的策畫下,於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學院與臺灣學生分享「當代建築潮流」,扼要簡述新作《世界現代建築史》中,他對世界建築發展趨勢的幾點觀察,不只是把形式上的現象交代過去,還有背後所藴藏的意涵。以下為本刊編輯部整理的演講內容摘要:

2015_01_08_accd_wang_lecture_309

All rights reserved. Photo by Jane Kung

設計與藝術的最大差異點:功能性(Funtion

建築與雕塑(設計與藝術)在本質上有一個很大的不同:功能性(Funtion),建築的功能性使它無法變成純粹的藝術品。貝律銘曾在電視採訪中表示,他很喜歡雕塑,在所有藝術類別中,雕塑和建築是最接近的,但是中間最大的差別就是功能性。沒有功能的、三維的物件,就是雕塑;有功能的,就是建築。貝律銘為美秀美術館(Miho Museum)做了一個鐘樓,以三味線的撥子為造型,上頭掛了六個鐘。貝律銘說,這是他能夠做到的、最靠近藝術的設計,但它始終是個鐘樓,具有功能性。

取材自 http://www.designmuseum.me/design-museums-and-art-centers/the-wonderful-miho-musuem-art-and-building-in-harmony/

取材自 http://www.designmuseum.me/design-museums-and-art-centers/the-wonderful-miho-musuem-art-and-building-in-harmony/

取材自https://www.pinterest.com/pin/547539267174572129/,http://blog.xuite.net/posntung/twblog/121850797-三味線弦

取材自https://www.pinterest.com/pin/547539267174572129/, http://blog.xuite.net/posntung/twblog/121850797-三味線弦

建築是具有功能的、三維的存在體,它不可能會成為純粹的藝術。但是在最近這些年,有些建築師一直試著做一些具有雕塑性的建築,逐步削弱建築物的功能性,「去功能性」的趨勢是現代建築的發展方向之一,目的在於彰顯某種意識,其符號性遠大於實用性。我骨子裡還是一個做設計的,認為設計就是要解決人的需求。
/

「現代」與「當代」:建築史、美術史大不同

現代建築(Modern Architecture)與當代建築(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),沒有很清楚的分野。美術史的「現代」時期仍存留著傳統的痕跡,比方說有高藝術(high)和低藝術(low)的區分,商業藝術就叫做低藝術,造型藝術就是高藝術。在現代時期,美術創作的最終目標都是高藝術,希望能進入美術館或博物館。「當代」則以波普(Pop)為分界,高藝術與低藝術的區分被打破了。簡單的說, 在現代,也就是畢卡索的時代,藝術家們主要的創作方式還是畫畫;但是到了當代,表現的方式就不再只有畫畫,有很多種進行創作的方式。

取材自https://www.pinterest.com/pin/334181234830138986/, 71846556529458476/

在建築界,當代和現代就沒有那麼清楚的區分。在建築史的語境中,有一個說法是:只要現在都還活著的,都算是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。以這個認知為基礎來看當代建築史,大致可分成三個時期:

Pre-Modern─前現代用鋼筋混凝土、鋼鐵、玻璃取代古典建築材料的時代。

Modern─現代二十世紀。

After Modern/Post Modern─這種解構與重新建構的過程,就被稱為「後現代」。但也不能囊括所有的發展現象與作品,有幾個學者就用了新的名詞,叫做「After Modern」,即「現代以後」。
/

「文脈」與「內容」:由材料決定的建築思維

材料決定了技術與形式,也決定了保存的態度。

中國特別喜歡拆房子,反正房子的建材很便宜,都是木頭和磚瓦。或是一把火燒了,燒的速度特別快,而且徹底。中國的傳統是不保留,即使不是改朝換代,只是遷都。要應付這麼高頻率的拆與建,使中國成了制定出世界上最早的標準化構件,包括樑、柱、斗拱。在《考工記》中,就對斗拱做了標準化的規定,使房屋構件得以大量生產、快速組裝。

取材自http://www.nationalgeographic.com.cn/science/archaeology/4174.html http://toutiao.com/a4619182975/

取材自http://www.nationalgeographic.com.cn/science/archaeology/4174.html
http://toutiao.com/a4619182975/

歐洲使用石頭蓋房子,就是完全不同的傳統。以義大利南部為例,是用石材加上貝殼的灰、沙,建造出來的房子就很堅固。

4828537_orig

取材自http://www.italianpix.com/stories/a-city-carved-in-the-stone-matera

取材自http://www.italianpix.com/stories/a-city-carved-in-the-stone-matera

歐洲的建築史就是不斷沿襲的歷史,很重視「文脈(context)」。相對來說, 中國人則更重視內容(content),像是鳳凰、雕梁畫棟,這是中國人和西方很大的差異。

手工藝運動的衰落與全球化量產

十九世紀中期,英國有工藝美術運動,參與者擔心工業化會使平面的裝飾、字體都變成一種標準化的產物,希望透過手工藝運動,標舉傳統工藝的價值。但是這股力量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就完全沒有了。因為二戰結束時,全球都受到很大的破壞,需要用快速的方法去建設、印刷、生產產品,所以全球都投入標準化作業流程的生產方式。

戰後的美國像是一個孵化器,現代建築源自德國、荷蘭,現代平面設計源自瑞士,但是將這些新思想放大、影響全球的,是美國人。在現代建築領域,美國孵化了兩種技術,一個是建築的構造,就是這種標準化的製造技術(預鑄),第二個就是都市計畫。包浩斯的校長格羅佩斯(Walter Gropius),後來到了哈佛大學當上研究院的院長。有人問他:「你做建築的,覺得在歐洲和在美國有什麼不同的感覺?」他說:「在歐洲,他們是叫我做一個房子(House)。在美國,它們叫我做一個城市(City)。」可見美國的建築在戰後發展的蓬勃。

取材自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B2%83%E7%88%BE%E7%89%B9%C2%B7%E6%A0%BC%E7%BE%85%E4%BD%A9%E6%96%AF

Walter Gropius, photo by Louis Held- http://museum-digital.de/san/index.php?t=objekt&oges=1791

快速發展的美式社區

美國的城市發展分成兩個階段,工業革命之後帶動的是快速的都市化,人口大量往都市集中。第二波則是郊區化,在公路網拓展的同時,人口隨之移往位於郊外的新社區。

在戰爭結束後,各國政府都在鼓勵生育,結婚、生子的需求促進了房屋的大量供給,美國為此成立了房屋與城市發展部門(HUD,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),四處徵集廉價的土地,找了很多規畫師,建造了許多可以快速增長的社區。後來,公路網的拓展使城裡的人們很容易的往鄉下移動,在郊區建立居住區就成了新的潮流。當初美國的油很便宜,比水還便宜,公路、汽車、油都到位了,大家就往郊區搬,這個時候建築量就很大。美國的現代住宅發展出了一種典型,也就是單體、雙拼、連排的住宅。

美式社區

取材自 google map

在廉價燃油的驅動下,人們追求臥室社區(Bedroom Community),到家就是睡覺,睡醒就是堵車通勤。美國在這個過程中創造了很多新的類型,購物中心(Shopping Mall)就是其中之一。社區、公路、購物中心組成的生活模式,可說是美國戰後現代建築最主要的發展基礎。這種模式深刻影響了澳洲、加拿大等土地寬闊的國家,近年來也在中國迅速推行。
/

公寓:人口稠密區的居住形式

歐洲的都市人口密集,就發展出公寓(apartment)的形式,做得最好的當屬北歐。北歐是社會主義國家,講究很純粹的現代,建築物的樣式就是樸素、單純、很好看。這類型的風格後來一直流行到比利時、荷蘭、西德,都做了許多不錯的公寓住宅區。另外一個對現代住宅影響深遠的是日本。日本人是很理性的民族,在做公共建設時,對功能性、戶型的分布、材料的應用、土地的經濟性,都盡量做到極致。它的建築不張揚,但是很舒適。

取材自 http://www.carbonbrief.org/expert-views-countries-meet-in-bonn-to-restart-negotiations-on-un-climate-deal by Ian Law/Shutterstock

取材自 http://www.carbonbrief.org/expert-views-countries-meet-in-bonn-to-restart-negotiations-on-un-climate-deal, by Ian Law/Shutterstock

日式住宅

取材自 https://circlezin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16/02/P1060034-s.jpg, https://templejapan.wordpress.com/2014/03/

現代建築到了 1980 年代,發展出了一套規範。以日本為例,建築廳出了一套七本的日本建築規範手冊,裡面對廁所多寬、床多寬、檯燈的高度、插頭怎麼設置,全部都有規定,亞洲人會遇到的問題,在這套書裡全都解決了。美國也有一本Construction Authorization,這一本也非常厲害,但美國的尺度比較大,日本的設計和規範就比較符合我們的需求。

編按:王受之教授以年代順序,說明當代建築迄今的演變小史;並細分出歐洲與中國建築風格的差異,讓我們得以深入理解中西建築的本質、理念分別,以及後續截然不同的演變原因。下一篇,王教授則將繼續為讀者分析,當代建築日後的發展趨勢。

──全文未完,敬請期待請下一期:〈當代建築潮流(下):趨勢

──更多關於〈當代建築潮流,歡迎參閱:Circle》設計微誌第七期

分享這篇好文:
circlezine

About circlezine

Circle 微誌以系統的方式,逐步介紹平面設計領域裡的分門別類,同時也延伸實驗不同的創意角度與觀點,從文字造型∕編排、品牌設計、資訊圖表、歷史沿革∕人物、數位∕動態、空間環境、影像紀錄⋯⋯等等,每期深入分析不同類別的內涵與實務應用,除了多元的視覺風格以外,內容也是可供收藏的參考工具,歡迎你加入這個圈圈,與我們分享、交流。